紐約市長選舉|華社領袖發表重要講話

當前,紐約市長選舉局面複雜,三位主要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。
民調顯示,佐赫蘭·曼達尼(Zohran Mamdani):民主黨提名候選人,當前民調領先。
根據最新的Gotham Polling和AARP調查,曼達尼在所有候選人中支持率為43.2%,領先獨立候選人安德魯·庫默(Andrew Cuomo)和共和黨候選人庫爾蒂斯·斯利瓦(Curtis Sliwa)
安德魯·庫默:前紐約州州長,現以獨立身份參選。若斯利瓦退出競選,庫默的支持率有望上升,甚至有可能與曼達尼形成勢均力敵的局面。
庫爾蒂斯·斯利瓦:共和黨候選人,目前支持率較低。
派動態與策略
共和黨內部分歧:共和黨重量級人物約翰·卡茨馬蒂迪(John Catsimatidis)公開呼籲斯利瓦退出競選,以便將選票集中支持庫默,從而增強擊敗曼達尼的可能性。
庫默的策略:庫默直接呼籲共和黨選民支持他,認為斯利瓦的存在可能分散選票,導致曼達尼當選。
斯利瓦的立場:儘管面臨壓力,斯利瓦堅持參選,拒絕退出競選。

繁榮布碌侖協會主席黃晵旺表示,本次選舉基本己成定局.我們基本是支持庫默的政策,不支持曼達尼的政策,斯利瓦精神可嘉,可惜能力不強.庫默反正上不了位,應該比較適合支持共和黨.

美國福建會館主席陳昭銀表示,曼達尼嬴面超過80%,因為民主黨方面就他一個人.而庫默的民調支持率還是差很多.不過,一些政策包括公共運輸免費,地鐵和公交的是州政府管理的,而非市政府,所以承諾的政綱未必能實現.無論結果如何,我們只能等著被加地稅.

美國貴州同鄉會理事長金玉貽表示,「亂則思變」,紐約在經歷長時間的混亂,如保釋法改革、庇護政策、大量高管貪腐、社會治安日漸惡化的狀況下,人們,特別是年輕一代的紐約人渴望改變,才讓曼達尼有了廣闊的舞台。
當時葛默呼聲如此之高是因為相比當時的競選者,他算是「矮子中的巨人」,但如果不站在「矮子」中,他則沒有明顯優勢。特別是初選時的失利讓選民破感失望,現在的全力支持無非是把他當對抗另一股力量的盾牌。
斯利瓦雖然口碑不錯,可惜紐約很難讓共和黨「翻天」,即使在紐約混亂如此的情況下,他也不具備讓紐約「翻天」的魄力。
紐約在一個年輕政客的代領下將有何風險不得而知,但年輕選民渴望改變的心情將決定市長選舉的方向。「錢往熱處流,人往熱處站。」政客們對政治風向趨利避害的態度也加大了新人的勝算。
華人選舉的普及性並未顯現出來,希望更多華人選民能出來投票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,投票是一種神聖的權利,別浪費了。

美國河南同鄉會主席王繼成表示,哪個黨派或者哪個人當選不重要,只要能給紐約的大多數普通人帶來好處和福利我都支持.

紐約緬甸華僑聯誼會主席蘇煥光表示,希望對我們生意人,納稅人,由有經驗的人做市長,不能偏左的政策。
選舉日程
提前投票:將於10月25日開始。
正式選舉日:11月4日。
最後一場辯論:定於10月22日,由NY1主持。